IPO节奏有变?最新定调!疫情防控不影响新股发行常态化!

2020-02-17 2281

近期,疫情防控期间新股发行如何开展广受关注。

券商中国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2019年以来,证监会按照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要求,坚持股票常态化发行,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不因各种因素暂停新股发行,同时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不搞集中核发批文。疫情防控期间,IPO受理审核及许可工作正常推进,新股常态化发行不受影响。

为何尚未召开发审会?只为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历史上由于多种原因,IPO曾多次暂停,严重影响市场预期和资本市场的基本融资功能。去年以来证监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积极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特点,保持定力,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根据企业申报情况,稳妥推进审核进度,每周核发一定数量的IPO批文,支持企业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了解,为减少发行人、中介机构及其他相关主体的人员流动聚集,有效阻断疫情,证监会暂未召开发审会。

新股常态化是否继续?始终坚持常态化发行

证监会始终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每周核发一定数量的IPO批文,近2周每周核发2家。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月14日,尚有52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尚未核发批文。券商中国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将按既定工作程序对这些企业履行完封卷、会后事项核查等必要程序后,有序核发批文。

去年以来,IPO发行始终保持着平稳的节奏,新股发行在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市场化、法治化方面有诸多探索,监管层更加注重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企业是否守法合规、市场参与各方是否履职尽责进行审核,市场化、法治化的新股发行生态初显,不少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同时,证监会上周五发布了再融资新规,适度放宽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规模限制。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再融资制度部分条款修订后,证监会将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日常监管体系,严把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条件,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强化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现场检查,加强对“明股实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

疫情下如何开展审核工作?通过非现场方式有序推进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结合各企业2019年年报更新进展,证监会日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也在正常有序推进中。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审核不放松,尽可能保持审核效率,通过网络办公、电话、电子邮件等非现场方式,与发行人和相关中介机构开展反馈意见交流沟通,有序推进相关企业的审核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发审委委员也在对具备召开发审会条件的企业相关申报资料进行审核,为疫情稳定后高效完成相关企业发审会等后续的审核工作做好准备。

证监会将按照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需求,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明确市场预期,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把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和力度,切实防控各类风险,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

当前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活力不断增强,证监会一方面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积极支持股权融资,不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暂停IPO发行;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

疫情下有什么新的安排?积极支持抗疫防疫企业

近期证监会在股票发行相关领域不断出台抗击疫情的支持措施。2月3日,证监会发行部发布《关于发行监管工作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关安排的通知》,明确暂缓计算发行人反馈意见回复、告知函回复、财务报表有效期届满后终止审查等与发行相关的时限计算,并暂缓已核发的再融资批文有效期,接受企业远程报送材料,以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发行人、中介机构及其他相关主体为进行或配合核查、审计等事项产生的人员流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同时,证监会进一步研究支持措施,帮助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开通融资审批报备等“绿色通道”,对注册地及主要生产经营地在湖北的企业,对防疫抗疫保供的重点企业,以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的首发、再融资、债券发行和并购重组,优先安排审核和注册报备,落实好再融资制度,满足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强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发挥好专业优势,为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针对疫情对企业的影响积极研究审核方式,如因疫情原因出现暂时性业绩大幅波动的,原则上通过加强向投资者充分信息披露相关信息、揭示风险,体现注册制理念和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同时,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适时以合规的方式召开发审会,确保发行审核工作连续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做到正常核发IPO批文、正常推进审核进度。

另外,监管部门一直关注投融资的平衡状态,关注市场流动性。在做好融资端改革同时,也同步推进提升投资端的活跃度。积极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进一步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扩大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鼓励和支持社保、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个人养老金税收递延账户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